發(fā)布時間:2017-12-11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3232次
——記金壇市新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10月29日 下午,在金壇市研訓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孔蕙萍和陳秋云老師的帶領下,來自全市各所學校的代表和2012~2014年分配的新教師來到河濱小學,共同參與了“金壇市新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
自2013年秋學期起,研訓中心小語組對2012、2013年參加工作的小語教師按計劃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系列專題培訓,為展示新教師風采,研訓中心小語組特策劃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分為課堂教學展示、施教者談心路歷程和協(xié)作組成員評課三個議程。
第一節(jié)課是由堯塘中心小學的丁艷老師執(zhí)教二上《識字6》。丁老師作為剛剛踏上崗位僅僅一年兩個月的新教師,卻在這節(jié)課上展現(xiàn)了超乎年齡的成熟穩(wěn)重。穩(wěn)健霸氣的臺風,扎實過硬的基本功,向我們呈現(xiàn)一堂充滿韻味,滿載文化的韻文識字教學。整個課堂中讓人記憶猶新的是“塞”字的教學,由熟字“寒”入手,再到組詞,到觀察臨摹,讓學生從踴躍的發(fā)言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塞”字,最后又以述地圖的方式幫助孩子徹底理解詞“塞北”,方法頗多,令人嘖嘖贊嘆。
第二節(jié)課是由羅村小學的楊凌芳老師執(zhí)教五上《莫高窟》。楊老師同樣是教齡僅為一年兩個月的新教師,但她卻有著春風化雨般的教態(tài),扎實老練的教風,新穎獨到的教學思路,帶領整個活動會場的師生飽覽了莫高窟的奇妙,體會了作者構(gòu)思表達的精妙。楊老師在充分把握新課標的基礎上,立足文本,設置了關(guān)于彩塑的句式遷移小練筆,可謂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讓學生通過樸實無華的想與說,讀與寫,認識了莫高窟之“奇”,感悟了莫高窟之“異”。另外,這節(jié)課上的“尊”字教學更是可圈可點。以古文“尊”的書寫引起學生無限的遐想,進而通過介紹“尊”字來源很好地讓學生習得了這個字,很好地看出了老師教“教是為了不教”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兩位老師都清晰地闡明了各自的教學思路和設計意圖,以及在此次活動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在協(xié)作組成員評課的環(huán)節(jié)中,來自華羅庚實驗學校的陳艷老師和金城中心的冷漓錦老師分別對丁艷老師和楊凌芳老師的課做出了中肯的評價。首先陳艷老師以意境美、方法多、有層次三個關(guān)鍵詞給丁艷老師的課做出了高度的評價,無論是丁艷老師的課堂教學語言還是評價語都洋溢著滿滿的意境美,其次從讀準音、讀懂意、讀入境、讀出情層層深入,體現(xiàn)了本次課堂教學的層次性。冷漓錦老師對第一課時的教學更是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肯定楊老師的教學的基礎,精巧的設計和良好的效果之后,又提出了自己對第一課時更深入的看法。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期盼我們新教師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創(chuàng)新與開拓,不斷推敲與學習,在金壇小語這片實施和研究的土地上能開出更美的花朵。
(羅村小學 吳飛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