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金壇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郵件中心  |  協(xié)同辦公  |  返回教育服務中心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教師發(fā)展中心>>學科動態(tài)>>中學研訓>>中學語文>>初中語文>> 文章
踐行新教育,我們在路上

發(fā)布時間:2024-04-05    信息發(fā)布:呂偉中    瀏覽量:1067次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進金壇區(qū)新教育實驗項目研究,充分發(fā)揮優(yōu)質教育的輻射引領作用,3月29日下午,華羅庚實驗學校教育教學聯(lián)盟攜手溧陽市初中語文蔡麗霞名師工作室,舉行了八年級語文教學研討活動。

第一堂課由華羅庚實驗學校的萬龍鳳老師執(zhí)教。萬老師教態(tài)自然,從容大氣。由解題導入,以賞奇景、遇奇人、思哲理三大板塊展開。賞奇景環(huán)節(jié)以游覽路線圖清晰直觀地明確行蹤,接著從比喻修辭和四字詞語兩個角度引導學生鑒賞美景,問題指向明確。遇奇人環(huán)節(jié)巧妙設計,通過文中人物語言的對比閱讀,讓學生發(fā)現(xiàn)反差之處,并體會車夫之王的人物特征,進而感悟作者情思。課堂結尾,萬老師帶領學生一起朗讀配樂詩《旅行,也是一種修行》,把語文學科獨有的詩意與美好帶給課堂的每一位參與者。

微信圖片_20240401203719.jpg

第二堂課由溧陽市初中語文蔡麗霞名師工作室成員朱文倩老師執(zhí)教。朱老師在賞景時逐段預設,分析全面,更多地提到比喻修辭的賞析;在見奇人奇事環(huán)節(jié)中,緊扣文本,并設置了一個將破折號替換為打嗝的朗讀體會環(huán)節(jié),使得氣氛熱烈;在體悟主旨時,抓住文章開頭、中間結尾三處的感受,帶領學生體悟作者的性格和人生態(tài)度,水到渠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朱老師的課堂讓每一位參與者都獲得了愉悅的感受。

微信圖片_20240401203737.jpg

聽完課后,嚴云霞老師和工作室領銜人蔡麗霞老師對兩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嚴老師表示從兩位年輕老師的課堂中學習到了很多,游記類文體是很有嚼勁的,與一般的散文和記敘文有不同之處,兩位老師都上出了《登勃朗峰》這一篇游記的特點,大方向上從“所至”“所見”“所感”入手,而有自己的不同處理。萬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刪繁就簡,處理巧妙;朱老師扣住文本細致入微,對游記的主旨體悟深刻,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帶領學生登勃朗峰。

蔡老師也對兩堂課表示肯定,指出各自的亮點。萬老師在欣賞寫景段落的環(huán)節(jié)中,設置“比喻修辭”“四字詞語”兩個角度,指向明確,并且能夠從喻體的角度分析本體的特點,可見基本功扎實。此外,萬老師設置對比閱讀環(huán)節(jié),將車夫說的三句話與其所處情境存在的極大的反差展現(xiàn)出來,反差之處見人物形象的豐滿。就這一點,朱老師需要提供更明確的學習方向或者學習的支架,增加一些朗讀的指導。而在所感的處理上,朱老師的處理更加濃墨重彩一些。兩位老師有值得互補學習的地方。

微信圖片_20240401203748.jpg

接下來,蔡老師帶來講座《游記類散文的教學思考》。由《大辭?!分杏斡浀亩x講起,指出統(tǒng)編教材中游記的文體三要素,并結合教材課文《桃花源記》《小石潭記》認識文體的特定屬性。引入探尋游記閱讀的路徑和方法,一要關注單元助讀系統(tǒng),二要在教學中重視“理游蹤”和“賞語言”,嘗試還原“所感”的合理性、獨特性、文化性。如何還原“所感”?蔡老師提出三大角度:在客觀景物與主觀體驗的契合處,還原合理性;在主觀傾向與常規(guī)認知的關聯(lián)與沖突中,還原獨特性;在聚焦文化內(nèi)涵的“整合——融通”閱讀中,還原文化性。蔡老師結合課文,融理論于實踐教學,讓我們受益匪淺。

微信圖片_20240401203827.jpg

春和景明,山川履痕。踐行新教育,我們在路上。


昨天訪問: 296450 ?| ?今天訪問: 17756 ?| ?本月訪問: 3652152 ?| ?上月訪問: 10859587 ?| ?訪問總數(shù): 271108375

?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