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10-18 信息發(fā)布:孫靜芳 瀏覽量:1223次
“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乃發(fā)靈光?!备鶕?jù)英語教研工作計劃的安排,為進一步落實新課標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落實提質(zhì)增效,10月17日下午,在初中英語教研員孫靜芳老師的組織下,全區(qū)八年級英語教師齊聚金壇良常中學,開展了全區(qū)八年級英語教學研討活動暨課題組活動。
首先,良常中學陳雯老師就八上unit4 reading 開設了一節(jié)精彩的閱讀展示課。陳老師通過明線和暗線兩條線分析課文,使學生把握文章脈絡的同時深挖主題意義。在分析文章的時候,陳老師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提升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最后,學生圍繞話題展開討論:How to be a better DIY maker? 學生通過討論提升課文主題探究的深度,意識到學習本篇課文的最終目標不是對Andrew 的行為和想法進行批判,而是受到Andrew 的啟示,認真做好每一項DIY 任務,有效地落實了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接著,由華羅庚實驗學校虞翠翠老師帶來一節(jié)課外閱讀的精品展示課——《a love of learning》。 虞老師語言生動有趣,激情洋溢,節(jié)奏張弛有道,精心的備課讓聽課的老師和學生們都享受了一場“l(fā)earning”帶來的盛宴,為老師們示范了如何深挖語篇的主題意義以及如何通過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讓大家受益匪淺。
兩節(jié)課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良常中學的陳翠老師作為代表進行了細致的點評。陳雯老師這節(jié)課是模塊teenage life里的單元,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范疇,陳老師緊緊抓住了這一主題,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等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運用策略,表達觀點,幫助他們思考如何正確地做人與做事,培養(yǎng)學生的工匠精神,引導學生勤于動手,樂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較高質(zhì)量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育人目的。虞老師的課緊扣“l(fā)earning”主題,設計多種活動方式,滲透學習策略,引導學生進行高品質(zhì)的思維活動,深挖主題背后的育人價值,為我們作了很好的閱讀課的示范。
教研員孫靜芳老師對兩位老師的課以及陳翠老師的點評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時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最后孫老師做了《新課標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轉型建議》的精彩講座。她就課堂教學給出五方面的建議:1.研讀語篇提思維;2.日常教學滲寫作;3.牢記學生為主體;4.作業(yè)布置顯創(chuàng)新;5.英文授課與書法。并就每個方面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提供詳實的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為教師們的課堂教學轉型明確了思路,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她再次強調(diào)要重視解讀文本,它是教學設計的前提,解讀的角度和深度決定了教學的高度。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在思索中感悟,在交流中提升,在實踐中成長。在追求高效課堂的過程中,相信我們定能看到更加美麗的教育風景。
供稿者:陳翠 (良常中學)